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30443L

课程名称

中文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

英文名: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anage

课程类别

专业课

修读类别

限选课

学分

2.0

学时

32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开课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适用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

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

铁道工程概预算、毕业设计(论文)

主讲教师/职称

段英文/副教授、刘敬严/副教授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期末考试

10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教材),段英文 刘敬严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

(2)《建筑企业材料管理》, 陈茂明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2010

(3)《建筑企业材料供应与管理》,李慧平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材料工程基础》A课程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主要要求学生从施工企业的特征入手,详细阐述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概念、内容、流程以及管理方法,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对施工企业的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供应管理、物资运输管理、物资储备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周转材料管理及物资成本及核算管理等有一个全局的认识,初步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基本内容和方法。

知识目标:

课程目标1:认识施工企业及施工项目的特点,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概念,内容,管理流程及管理方法。

课程目标2:工程项目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供应管理、物资储备管理、周转材料管理及工具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 3: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方面,培养计划、组织及管理能力并能在工程项目实践中运用。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11-1

理解并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3

2

毕业要求11-2

能将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材料研究和工艺设计等过程,管理过程进度,控制质量、成本和风险。

1、2、3

 

(2)本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理论

教学

1.物资管理概述

课程目标1、3

毕业要求11

2.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

课程目标2、3

毕业要求11

3.物资仓储管理

课程目标2、3

毕业要求11

4.物资供应管理

课程目标2、3

毕业要求11

5.周转材料及工具管理

课程目标2、3

毕业要求11

6.物资消耗定额管理

课程目标2、3

毕业要求11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理论教学内容(32学时)

1.物资管理概述(8学时)

(1)基本要求

通过介绍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意义、任务;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基本内容、流程和方法;认识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机构设置、制度及人员职责;认识物资管理人员职业道德。

(2)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大纲解读,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预期达成学习效果,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关系。

2)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流程、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制、物资人员职业道德。

(3)重点及难点

重点: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概念、内容、流程。

难点:施工物资分类

2.物资消耗定额管理4学时)

(1)基本要求

1)理解施工企业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作用。

2)施工企业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及构成。

3)施工企业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4)施工企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常用应用。

(2)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4学时。其中: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作用、分类及构成(1学时),施工企业物资消耗定额制定方法(2学时),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及应用(1学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施工企业物资消耗定额制定方法。

难点:物资消耗定额的构成。

3.物资计划管理(4学时)

(1)基本要求

1)认识施工企业物资计划的概念、任务及分类。

2)物资计划的编制过程及实施过程。

3)物资计划的管理内容。

(2)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4学时。其中:物资计划的概念、任务及分类(1学时),物资计划的编制及实施(2学时),物资计划的管理(1学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资计划的编制及实施。

难点:物资计划的管理。

4.物资采购管理(4学时)

(1)基本要求

1)认识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的概念、意义、原则、分工及影响因素。

2)物资采购的流程及采购模式。

3)物资采购的谈判策略及供应商管理。

4)熟悉物资采购的主要方法。

(2)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4学时。其中讲授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概述1学时,物资采购模式及流程1学时,采购谈判及供应商管理1学时,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1学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资采购模式及流程。

难点:招标采购。

5.物资储备及仓库管理(4学时)

(1)基本要求

认识物资储备管理的意义、种类及影响因素,物资储备定额的概念、作用及分类。物资仓库及使用的主要内容,认识物资仓库业务流程,库存控制方法。

(2)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4学时。其中讲授物资储备定额1学时,物资仓库及使用1学时,物资仓库业务流程及库存控制2学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资仓库及使用。

难点:库存控制。

6.物资供应管理(4学时)

(1)基本要求

1)认识物资供应的特点、原则、内容、分析及考核。

2)物资供应的方式。

3)物资定额供应的形式、数量确定。限额领料的程序。

(2)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4学时。其中讲授物资供应基础知识1学时,物资供应方式1学时。物资定额供应的形式等2学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资定额供应方式。

难点:物资定额。

7.周转材料及工具管理(4学时)

(1)基本要求

1)认识周转材料及工具的概念、分类。

2)周转材料及工具管理的主要方法。

(2)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2学时。其中讲授周转材料管理1学时,讲授工具管理1学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周转材料管理。

难点:周转材料及工具摊销方法。

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授课以“讲授法”为主,并与课堂学生讨论等互动方式配合使用。在讲授中,重点以案例分析法为主导,多讲工程实践中物资管理的案例及先进经验。在课后会留课后思考题。

2.教学手段

本课程利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多媒体”可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化,“板书”可用于辅助表达,二者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3.课外阅读要求

推荐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校园网资源(校园网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期刊、专业文献)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进行课外阅读。另外教材后有大量参考文献,学生可尝试收集及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既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拓展专业视野,紧跟行业发展前沿。

4.多环节训练

通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的程度及达成目标的程度。

五、课程综合记分方法

   课程考核通过期末考试完成,内容须覆盖全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

期末考试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

期末考试成绩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给出。按期末考试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百分制评分。

为了确保考核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把握能力层次,进行试卷蓝图设计。

试卷蓝图设计

课程目标

把握能力层次

目标分值

百分比(%

认识

 

1

5

10-15

15-20

15-20

2

10-20

40-50

60-70

60-70

3

 

5-10

5-10

5-10

 

 

 

 

100

 

六、评估方法

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基于课程目标(即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2)收集学习活动中各种学习成果的评估资料;3)分析和评估实际的学习成果,做出正确的判断。4)写出反思和持续改进报告(包括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

课程目标1 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第一章施工企业概述中的主要内容。

施工企业物资及物资管理概念

课后思考题

期末考试简答题

 

物资管理的内容、流程及方法

课后思考题

期末考试简答题

 

物资人员职业道德

课后思考题

期末考试简答题

 

 

课程目标2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物资管理基本内容及管理方法

 

物资管理消耗定额管理、采购管理、计划管理、仓储管理、供应管理等

各章学习目标及课后思考题;

期末考试的计算题及论述题。

 

 

课程目标3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培养学生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能力

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

各章复习题,

期末考试各个题型。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1.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周期定为每2年评价一次,评价小组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负责人组成。评价小组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目标值设置课程达成目标值,采用课程总评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依据课程评价的结果,寻找问题,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

2.持续改进机制

(1)建立持续改进制度

1)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2)由课程持续改进组组长负责组织执行并监督持续改进过程。

3)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2)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组长:段英文

组员:刘敬严 耿立艳

(3)本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各个考核环节的达成评价结果,寻找和分析学生的能力短板,进行课程持续改进,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考核方法的改进等。

 

制表: 段英文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