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10302L

课程名称

中文名:建筑施工

英文名:Building Construction

课程类别

专业课

修读类别

任选

学分

2.0

学时

32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开课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建筑施工教学团队

适用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等

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设备,毕业设计(论文)

主讲教师/职称

刘骏/副教授、张岩俊/副教授、魏显峰/副教授、公宝兴/讲师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10%)+(9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土木工程施工》(第2版),李书全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土木工程施工》(第3版),杨和礼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土木工程施工》(第4版),毛鹤琴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建筑施工》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般规律的学科,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任选课程之一,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它的任务是研究建筑施工中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工艺原理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具备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采用新技术和现代科学成果,以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建筑施工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1. 具备本课程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初步应用能力。
  2. 能够运用基础知识编制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交底,并能经过安全、施工工艺和技术经济分析,优选施工方案,体现创新意识。
  3. 能理解工程施工方案与社会、安全、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理解原材料性能、质量对施工的重要影响,并能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4. 能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和现行规范理解和评价工程项目施工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 能够使用专业相关规范和图集,在施工中采用有效检测工具和方法科学获取、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6. (1)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7.  

序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2-2

能够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响材料生产工况的关键问题,并能进行故障分析。

课程目标1

2

毕业要求6-1

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相关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应用规范,认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文化及其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课程目标1、2、5

3

毕业要求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课程目标3、4

4

毕业要求8-3

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课程目标3、4

 

(2)本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理论

教学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3、4

毕业要求8-2、8-3

第一章 土方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三章 砌筑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七章 防水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第八章 装饰工程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要求2-2、6-1、8-3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理论教学内容(32学时)

课程简介1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与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 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2. 本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进程、学习方法
  3. 本课程考核形式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使用教材、参考书与提供的其他相关课程资源重点:本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第一章 土方工程8学时)要求学生认识土方工程的内容、施工特点、土的工程分类、性质、边坡留设和土方调配的原则,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场地竖向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能分析土壁失稳和产生流砂的原因,并能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认识常用的土壁支护结构的形式、计算内容及施工工艺;对各种降水方案能进行选择比较,轻型井点设计和回填土的质量要求、影响因素及检验标准;认识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合理地选用。
  4. 2 本章教学内容
  5. 1 本章基本要求
  6. 难点:本课程的特点、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7.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概述
  2. 场地平整
  3. 基坑开挖
  4. 土方机械化施工重点:场区平整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方法、轻型井点计算步骤和方法、土方的填筑与压实要求。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2学时)
  5. 1 本章基本要求
  6. 难点:最佳设计平面确定、轻型井点计算。
  7.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认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浅基础施工要点;认识桩基础的组成和分类;认识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及堆放要求,静力沉桩、振动沉桩和射水沉桩的施工方法;重点锤击法的施工工艺,桩锤的选择,打桩顺序与土质和桩距的关系,质量控制标准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认识各类成孔灌注桩的工艺原理和施工要点,重点灌注桩常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预防、处理的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 地基处理
  2. 浅基础施工
  3. 桩基础施工重点:桩基础施工工艺。第三章 砌筑工程2学时)要求学生认识砌筑工程所用材料及常用垂直运输机械的性能,熟悉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的施工工艺,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的质量要求;认识砌体冬期施工的要求;认识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和各类脚手架的特点、基本构造、搭设要求;认识砌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技术。
  4. 2 本章教学内容
  5. 1 本章基本要求
  6. 难点: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7.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砌筑材料和材料运输
  2. 砌筑施工工艺及冬期施工要求
  3. 砌筑脚手架
  4. 砌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技术重点:砖砌体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8学时)
  5. 1 本章基本要求
  6. 难点: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7.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认识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及施工过程,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认识钢筋的种类、性能及加工工艺,钢筋验收、冷拉、连接方法及配料、代换的计算方法;认识模板的构造要求、受力特点,模板设计、安装、拆除的要求和方法;认识混凝土原材料、施工设备和机具的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原理、各施工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质量检查和评定;认识混凝土冬期施工工艺要求和常用措施。

2 本章教学内容

  1. 模板工程
  2. 钢筋工程
  3. 混凝土工程重点:钢筋冷拉、连接、配料、模板设计、混凝土施工配料、搅拌、运输、成型、养护要求及混凝土质量检查方法。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4学时)
  4. 1 本章基本要求
  5. 难点:模板设计。
  6.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认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认识先张法台座的类型、施工工艺、预应力值建立和传递的原理,张拉应力控制和放张方法;认识后张法的施工工艺、锚具类型及张拉设备,预应力筋的制作、张拉方法、张拉程序、张拉应力的控制;认识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原理。

2 本章教学内容

  1. 概述
  2. 先张法
  3. 后张法
  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重点:先张法及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原理及方法。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3学时)要求学生认识结构安装工程的施工特点、起重机械与设备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重点履带式起重机参数及相互关系,能正确地选择起重机;认识混凝土结构安装工程的全过程,柱、吊车梁、屋架等主要构件的安装工艺及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确定方法。
  5. 2 本章教学内容
  6. 1 本章基本要求
  7. 难点:锚具类型、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8.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起重机械与设备
  2. 混凝土结构安装工程
  3. 结构安装方案重点:单厂结构安装工程的构件安装工艺及结构安装方案。第七章 防水工程2学时)
  4. 1 本章基本要求
  5. 难点:构件安装工艺。
  6.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认识沥青胶、冷底子油的配制及卷材防水层的起鼓、开裂,沥青流淌、老化、屋面漏水的原因;认识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涂膜防水层和防水混凝土的构造及施工要点。

2 本章教学内容

  1. 屋面防水工程
  2. 地下防水工程重点:各类防水的做法、施工要点及要求。第八章 装饰工程2学时)
  3. 1 本章基本要求
  4. 难点:各类防水的施工要点。
  5.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认识装饰工程的内容、施工特点、一般抹灰层的组成、作用和做法,抹灰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认识装饰抹灰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装饰抹灰面层的做法;认识装饰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及发展方向,板块饰面、壁纸裱糊的质量要求和施工工艺;认识涂料的种类、性能,涂料和刷浆工程的施工要点;认识各类吊顶、建筑幕墙的构造及施工工艺。

2 本章教学内容

  1. 抹灰工程
  2. 饰面板(砖)工程
  3. 涂饰工程
  4. 吊顶工程
  5. 建筑幕墙工程
  6. 裱糊工程重点:各类装饰工程的施工要点、质量标准、检验方法。 1.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授课中主要采用“案例法”、“讲授法” 与“视频、动画教学法”, 因为这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又能够使学生从鲜活、生动的画面中增加对施工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实施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提出解决方案。④.最后强调本次课程的重点及学习本次课的目的,同时提出课后思考问题或布置作业。2.教学手段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穿插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所学内容。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如利用互联网资源、校园网资源(校园网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期刊、专业规范和文献)等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既能辅助某些教学内容的学习,又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专业视野。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的目标是衡量学生对本课程毕业要求综合的达成情况。最终成绩是最好的反应学生对本课程毕业要求综合的达成情况。若最终成绩评定通过,表示学生至少“及格”达成本课程的毕业要求;若未通过,表示未达成本课程的毕业要求指标。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法:期末考试成绩。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进行,最终得分作为该部分成绩。成绩为百分制。考试内容须覆盖支撑全部毕业要求指标的授课内容。课程重点内容约占全部考试内容的75~85%,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约占考试内容的80%,计算部分约占考试内容的20%。期末成绩评定参考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等,未完成平时要求者,不许参加期末考试。六、评估方法 1 课程评价2 持续改进机制
  7. 课程评价周期定为每2年评价一次。设置达成度目标值,采用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8.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9. 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基于课程目标(即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2)收集学习活动中各种学习成果的评估资料;3)分析和评估实际的学习成果,做出正确的判断。4)写出反思和持续改进报告(包括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
  10.  
  11. 3 成绩评定方法
  12.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通过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等综合评定。本课程出勤占30%,课堂表现占20%,作业占50%;无故况勤1/3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作业未交1/3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平行任课教师必须统一考核标准。
  13. 2 考核方法
  14. 1 考核目标
  15.  
  16. 3.课外阅读要求
  17. 本课程利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两种手段相结合进行授课,“多媒体”可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化,“板书”可用于辅助表达,二者充分发挥优势,可扬长避短。
  18.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每届学生特点略有不同,根据内容需要可在部分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或学生讲授部分内容等,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促进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
  19. ③.给学生讲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说明与本次课程的关系,从而引入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20. ①.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施工“典型案例”或相关“视频、动画”,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1.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与“视频、动画教学法”等,具体会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22. 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23. 难点:各类装饰工程的施工要点。
  24.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建立持续改进制度
  1. 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2. 由课程持续改进组组长负责组织执行并监督持续改进过程。
  3. 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1. 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组员:张岩俊、魏显峰、公宝兴
  2. 本课程持续改进方法
  3. 组长:刘骏              
  1. 平时成绩考核机制:根据每届学生学情,课程组教师须每4周汇总统计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学生的状态,并做相应记录。
  2. 期末考试考核机制:对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统计各部分试题得分情况,将统计结果用于整体分析研究该门课程,在下一届学生进行改进。
  1. 本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1. 针对平时成绩考核,采取座谈会、讨论组、成立学习小组、与学生单独交流等措施改进。
  2. 针对期末考试考核,根据学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和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对学生采取统一辅导等措施改进。制表:   刘骏    审核: 课程群带头人 批准:          发布日期: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