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10011S

课程名称

中文名:ANSYS软件应用

英文名: Application of ANSYS

课程类别

专业课

修读类别

任选

学分

1.5

学时

24(理论4+上机20)

开课学期

第7学期

开课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适用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

主讲教师/职称

葛俊颖/副教授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作业成绩+上机考核成绩

(50%)+(5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有限元法基础及ANSYS应用》(教材),王新荣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

(2)《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王新敏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基于ANSYS的桥梁结构分析》,葛俊颖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ANSYS软件应用》课程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上主要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和ANSYS软件的应用,侧重上机操作,旨在使学生认识如何用有限元法模拟混凝土结构。用三维梁单元进行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总体分析;用混凝土实体单元进行混凝土开裂、压碎等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认识混凝土水化热分析。

知识目标:

课程目标1:利用三维梁单元分析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总体分析,在不考虑结构及构件的截面削弱的情况下,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预应力的施加等。

课程目标2:利用混凝土单元模拟混凝土开裂及压碎,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实体单元中的模拟。

课程目标3:模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在结构及构件中产生的温度应力。

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 4: 熟练使用ANSYS中的梁单元和实体单元进行结构建模,能够独立完成混凝土结构的总体分析、局部开裂和压碎分析以及混凝土水化热分析。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5-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应用ANSYS软件分析混凝土结构。

课程目标1、2、3

2

毕业要求5-3

能根据混凝土/陶瓷产品研发与检测需要,选择分析方法与现代工具对复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问题进行模拟预测和结果分析,并能分析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课程目标2、3、4

 

(2)本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理论

教学

1.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1、2、3

毕业要求5-1

2.梁单元分析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5-1

3.实体单元分析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5-1

4.水化热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5-1

上机

教学

1.ANSYS建模及分析流程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5-1

2.梁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

课程目标1、4

毕业要求5-1、5-2

3.混凝土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

课程目标2、4

毕业要求5-1、5-2

4.水化热分析

课程目标3、4

毕业要求5-1、5-2

5.上机考核

课程目标1、2、3、4

毕业要求5-1、5-2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

1.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2学时)

(1)基本要求

通过介绍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本课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要求有限元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流程。

(2)教学内容

1)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预期达成学习效果。

2)有限元分析基本概念,ANSYS软件的分析流程。

(3)重点

重点:有限元分析基本概念。

2.梁单元分析1学时)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三维梁单元的输入与输出数据有一定认识;什么是BEAM189单元方向定位、几何特性参数输入方法;认识自定义截面、钢筋模拟、预应力施加方法;熟悉使用BEAM189单元建模的步骤。

(2)教学内容

1)梁单元方向定位方法;

2)截面几何特性的输入方法;

3)梁单元自定义截面、钢筋模拟方法以及预应力施加方法;

4)用梁单元在ANSYS中建模的步骤。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梁单元分析结构的步骤。

难点:梁单元自定义截面、钢筋模拟方法以及预应力施加方法。

3.实体单元分析0.5学时)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实体单元建模步骤;钢筋模拟方法;与其它单元类型共同建模时的自由度协调;混凝土单元参数意义与设置。

(2)教学内容

1)实体单元建模步骤;

2)弥散和分离法模拟钢筋;

3)自由度协调;

4)混凝土单元参数设置。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模步骤、混凝土单元设置。

难点:混凝土单元参数设置及取值。

4.水化热分析介绍(0.5学时)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混凝土水化热分析的方法。

(2)教学内容

1)ANSYS中分析水化热的简化方法;

2)相关公式介绍。

3)分析步骤。

(3)重点和难点

重点:ANSYS分析水化热的方法步骤。

难点:相关公式参数取值。

 

(二)上机教学内容(20学时)

序号

上机项目

上机要求

上机内容

实验

性质

1

ANSYS建模及分析

要求学生熟练使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

(1)简支梁建模;

(2)分析结果查看;

综合性

2

2

梁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

要求学生用梁单元分析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步骤。

(1)自定义截面;

(2)钢筋模拟;

(3)预应力施加方法。

综合性

8

3

实体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

要求学生用混凝土单元分析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步骤。

(1)混凝土单元参数设置;

(2)钢筋模拟;

(3)预应力施加方法。

综合性

6

4

水化热分析

要求学生水化热简化分析方法。

(1)分析原理及操作。

综合性

2

5

上机考核

要求学生用ANSYS模拟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步骤。

(1)梁单元应用考核;

(2)混凝土单元应用考核;

(3)水化热分析考核。

综合性

2

 

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上机演示和上机辅导等,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理论部分授课以“讲授法”为主,并与课堂学生讨论等互动方式配合使用。

上机部分主要采用先上机演示再上机辅导的方式,首先进行上机演示,讲解操作方法以及每一步骤的含义,结合理论课内容让学生知道每一操作步骤的意义,以便使学生能够顺利独立完成不同结构分析。最后通过上机考核的方法考核学生的情况。

2.教学手段

本课程利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手段进行理论部分授课,通过每人一机的方式进行上机操作及考核。

3.课外阅读要求

推荐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校园网资源(校园网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期刊、专业文献)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既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拓展专业视野,紧跟行业发展前沿。

4.多环节训练

(1)上机

(2)结课上机考核

五、课程综合记分方法

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测试成绩和最后上机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内容须覆盖全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各考核环节及所占比重见下表:

考核环节

比重(%

作业成绩

50

结课上机考核成绩

50

总计

100

(注:无故旷勤1/3者,不允许参加最后的上机考核。)

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

  1. 作业

作业共有3次,即梁单元模拟混凝土、实体单元模拟混凝土和水化热分析。每次作业在各阶段上机完成后交,不交作业或作业不满足下列要求,均以零分计。每次作业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成50分。

 

作业的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

7584

6074

<60

内容全面性

(权重0.2)

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

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

概念清楚

(权重0.2)

概念清晰

概念基本清晰

概念不清晰

概念错误

计算能力

(权重0.5)

完全正确

基本正确

部分错误

完全错误

结论有效性、文整

(权重0.1)

结论有效,文整规范,插图符合要求

结论基本有效,文整基本规范

结论不合理,文整较乱

   未给出结论,文整很乱

2.期末上机考核

期末上机考核成绩是通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题目的建模、计算和调试的成绩给出,考核内容覆盖课程所讲的梁单元应用、混凝土单元应用和水化热等知识点。学时交卷时提交计算过程的命令流文件,按期末上机考核评分标准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成50分。

期末上机考核评分标准

观测点

100

80

60

0

命令流文件内容全面性

(权重0.5)

提交的文件包含内容全面,命令全部正确

提交的文件包含内容全面,命令有1~2个错误

提交的文件包含内容全面,命令有2~5个错误

未提交命令流文件或提交的文件内容不全面

运行命令流文件结果正确性

(权重0.5)

完全正确

运行有警告,修改后结果正确

运行有错误,修改后结果正确

完全错误,不能运行

 

六、评估方法

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基于课程目标(即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2)收集学习活动中各种学习成果的评估资料;3)分析和评估实际的学习成果,做出正确的判断。4)写出反思和持续改进报告(包括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

课程目标1 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熟练使用ANSYS用梁单元进行结构分析

用梁单元建模、分析和查看结果

作业1

作业1题完成情况

自定义截面、复合材料建模、梁单元中钢筋模拟

作业1

作业1题完成情况

预应力施加方法

作业1

作业1题完成情况

 

课程目标2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用实体混凝土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单元参数设置、弥散式钢筋建模方法

作业2

作业2完成情况

离散式钢筋建模方法

作业2

作业2完成情况

 

课程目标3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用简化的方法模拟混凝土水化热对结构的作用

分析过程、参数取值方法

作业3

作业3完成情况

 

课程目标4 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利用ANSYS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分析

梁单元整体计算;混凝土单元混凝土开裂及压碎计算计算;水化热温度应力计算。

期末考核

是否能独立、完整地进行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评价能力。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1.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周期定为每2年评价一次,评价小组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负责人组成。评价小组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目标值设置课程达成目标值,采用课程总评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依据课程评价的结果,寻找问题,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

2.持续改进机制

(1)建立持续改进制度

1)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2)由课程持续改进组组长负责组织执行并监督持续改进过程。

3)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2)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组长:系教学副主任

组员:葛俊颖、罗永会

(3)本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各个考核环节的达成评价结果,寻找和分析学生的能力短板,进行课程持续改进,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考核方法的改进等。

 

制表:葛俊颖 审核: 任书霞   批准:      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