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课程大纲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

课程代码

080151S

课程名称

中文名:生产实习

英文名: Production Practice

课程类别

集中实践环节

修读类别

必修课

学   分

3.0

学   时

3周

开课学期

夏Ⅲ学期

开课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

适用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

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A,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A,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设备

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

无机材料制品工厂设计概论,混凝土外加剂和特种混凝土,材料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讲教师/职称

高礼雄/教授、罗永会/副教授、韩玉芳/副教授、孙国文/副教授、吕成敬/讲师、田秀淑/讲师、梅世刚/实验师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实习表现 + 实习报告 + 答辩

(40%) + (40%) +(2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第一版,金容容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混凝土工程与技术》第一版,文梓芸、钱春香、杨长辉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混凝土工艺学》第一版,李国新、宋学锋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与设备》第一版,张庆今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课程性质和目标

《生产实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生产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到各相关企业(如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化学外加剂企业、特种功能材料厂、混凝土制品企业、道路、隧道以及地铁施工部门等), 深入认识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厂区布置和生产组织形式。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实际生产知识,完善和补充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事业心,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生产实习,达到的课程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 解释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所用的主要设备、厂区平面布置以及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如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化学外加剂企业等,能辨析各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厂区布置是否合理;
  2. 分析各种轨枕和梁体等混凝土预制品制造工艺、各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制品的测试方法;认识预制过程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厂区的总平面布局;能辨析混凝土制品厂的工艺流程和厂区布置是否合理,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混凝土制品实际生产知识;
  3. 认识道路、隧道以及地铁施工部门等的施工工法及其适用性条件,其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课程目标4:解释材料生产技术标准与应用规范,并能正确认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    课程目标5:能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安全、健康、法律以及文化等方面问题,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6: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在实践中理解生产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并能正确评价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7:能够与企业基层和中层等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理解无机非金属工程问题实际解决方案的原则、过程和折中方案;    课程目标8:完成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的撰写和答辩,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4. 二、 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5. 能力目标:
  1. 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6-1

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相关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应用规范,认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文化及其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1、2、3、4

2

毕业要求6-2

能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正确分析和评价材料产品生产、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5

3

毕业要求7-1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6

4

毕业要求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能正确评价材料生产、使用和废弃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6

5

毕业要求10-1

能通过口头、书面、报告、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就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7、8

(2)本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实习

教学

第一部分 实习动员

1、2、3、4、5

毕业要求6-1

第二部分 实习讲座

1、2、3、4、5

毕业要求6-1、6-2、7-1

第三部分 企业实习

1、2、3、4、5、6

毕业要求6-1、7-1、7-2

第四部分 撰写报告

7

毕业要求10-1

第五部分 实习答辩

8

毕业要求10-1

三、 教学内容及安排

  1. 实习动员(学时 2天)

(1) 本节以讲授为主,其教学要求

1)认识毕业实习的目的、要求;

2)认识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

3)注意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教学内容

1)生产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2) 实习基地介绍;

3) 安全知识;

4)实习过程中的相关要求。

2.实习讲座 (学时 2)

(1) 本节以专题讲座为主,其教学要求

1) 认识典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与生产工艺;

2) 认识水泥厂的基本生产工艺;

3) 认识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工艺。

(2)教学内容

1)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与功能;

2) 水泥厂的工艺流程;

3) 混凝土制品生产工艺。

  1. 校外实习 (学时 9)

(1) 教学要求

1)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

2) 混凝土常见原材料的测试操作;

3) 水泥厂的基本工艺流程;

4) 混凝土制品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

5) 通过实习,懂得混凝土的相关工程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6)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生学习意识。

(2)教学内容

1)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

2) 实验室测试操作,测试各种原材料性能、混凝土强度、水泥强度;

3) 水泥厂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厂区布置;

4) 混凝土制品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

5) 提出实习中的问题,进行理论讲解,并再次实践。

  1. 撰写报告(学时 2)

(1)教学要求

1)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处理数据;

2)按照学校相关要求撰写实习报告。

(2) 教学内容

1) 结合实习的具体情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将实习情况和文献汇总,并按照学校相关要求撰写实习报告。

  1. 答辩与总结 (学时1)

(1) 教学要求

答辩

   (2) 教学内容

  1. 学生自述实习收获;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本课程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实习动员和实习预备中采用“讲授法”,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 “讲授与图片和视频结合法”,让学生认识实习的目的,初步实习所涉及的内容和基本知识。在校外实习过程中主要采用“实习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触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实习的效果。在撰写实习报告过程中,主要采用“辅导法”和“讨论法”,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答辩,使学生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促进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推荐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校园网资源(校园网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期刊、专业文献)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既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拓展专业视野,紧跟行业发展前沿。(1) 平时表现(实习纪律、态度和实习日记记录)(3) 答辩课程考核由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和答辩三部分组成,内容须覆盖全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分配和考核标准如下:实习报告(40%)。包括企业概况、生产工艺流程图、实习过程问题、实习心得体会等。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最终按优、良、中和不及格评出实习成绩。
  2. 答辩:(20%)(1)自述。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要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2)回答问题,根据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逻辑清晰性来评分。
  3. 平时表现(40%):包括实习纪律、态度和记录情况。
  4. 五、课程综合记分方法
  5. (2) 实习报告
  6. 3. 多环节训练
  7. 2. 课外阅读要求
  8.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9. 2)总结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考核环节

比重(%

实习表现

40

实习报告

40

实习答辩

20

总计

100

(注:无故旷勤1/3者,课程成绩为不及格)

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

  1. 实习表现

实习表现(40%):包括出勤情况、实习态度、团队协作和实习记录四个方面。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表现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出勤情况

出勤率100%,无迟到和早退现象

出勤率不低于85%,极少迟到和早退

出勤率不低于70%,较少迟到和早退

出勤率不足60%,经常迟到和早退

实习态度

认真踏实肯干,积极参与,虚心好学,受到实习单位高度赞扬。

认真踏实,表现比较积极,虚心好学,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工作比较认真,对所交给的任务能基本完成,无明显失误。

工作不认真,对交给的任务没有按期完成,或出现明显失误。

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突出,小组配合完成任务的效率高。

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小组配合完成任务的效率较高。

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但配合完成任务的效率不高。

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差,无法协作完成任务,因此造成任务拖后的现象。

实习记录

非常详细的记录实习过程,全面总结问题,书写工整。

较为详细的记录实习过程,基本全面总结问题,较为工整。

实习过程记录相对不足,问题总结不全面,稍显凌乱。

实习过程记录严重缺失,问题总结严重缺失,书写凌乱。

  1.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书写工整性和规范性;(2)实习过程描述和分析; (3)实习收获和归纳等。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书写工整性和规范性

非常工整,能按照要求进行书写。

较为工整,基本能按照要求进行书写。

稍显凌乱,但要点基本都有。

书写凌乱,缺失要点。

实习过程描述和分析

过程描述非常详细,图片详尽,分析合理

过程描述较为详细,图片较全,有比较合理的分析。

过程描述不太详细,有少量现场图片,分析较缺乏。

过程描述简单,基本无图片,基本无分析或分析不合理。

总结归纳能力

能够将实习过程的收获完全归纳于文字形式,内容不虚夸,体会深刻。

能够较好地将实习过程的收获表达出,层次感和整体性较好.

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部分未能完全体现实际情况,但整体较好。

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部分无法体现实际情况,字数不符合要求。

  1. 实习答辩

主要有两方面观测点:(1)实习收获:学生本人结合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进行阐述。(2)问题交流:学生提出实习期间存在的一些疑问,并展开交流答辩。(3)回答问题: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答辩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实习收获

阐述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内容充实。

思路较为清晰;语言表达较为流畅;内容较为充实。

思路基本清晰;语言表达基本流畅,内容尚可。

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流畅,内容严重不足。

问题交流

提出疑问并展开交流的主动性强;所提问题对实习效果的提高有重要参考意义。

能够提出疑问并展开交流;所提问题对实习效果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能够提出疑问并展开交流,但所提问题对实习效果的提高意义不大。

不能提出疑问并展开交流。

答辩过程

准备充分,汇报PPT美观,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

准备较为充分,汇报PPT较为美观,回答问题较为流利,基本概念清楚较为清除,主要问题回答较为准确。

准备基本充分,汇报PPT不够美观,回答问题思路不够清晰,基本概念有些不太清楚,但主要问题回答基本准确。

准备不充分,汇报PPT凌乱,无法回答问题,不回答要点严重偏离。

六、评估方法

每学期实践结束后进行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基于课程目标的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与实践活动;2)收集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各种学习成果的评估资料;3)分析和评估实际的学习与实践成果,做出正确的判断。4)写出反思和持续改进报告。

课程目标1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解释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所用的主要设备、厂区平面布置以及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如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化学外加剂企业等,能辨析各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厂区布置是否合理。

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所用的主要设备、厂区平面布置

实习报告

 

熟悉产品性能测试方法

实习表现

(实习记录)

 

实习答辩

 

辨析厂区和生产工艺布置是否合理

答辩

 

课程目标2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解释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所用的主要设备、厂区平面布置以及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如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化学外加剂企业等,能辨析各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厂区布置是否合理。

各种轨枕和梁体等混凝土预制品制造工艺、各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制品的测试方法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实习报告

 

认识厂区和生产工艺布置情况

实习报告

 

 

辨析厂区和生产工艺布置是否合理

答辩

 

课程目标3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分析各种轨枕和梁体等混凝土预制品制造工艺、各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制品的测试方法;认识预制过程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厂区的总平面布局;能辨析混凝土制品厂的工艺流程和厂区布置是否合理,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混凝土制品实际生产知识。

认识道路、隧道以及地铁施工部门等的施工工法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实习报告

 

其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实习报告

 

 

课程目标4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解释材料生产技术标准与应用规范,并能正确认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

熟悉材料生产的技术标准与应用规范。

聆听讲座,

实习记录

出勤情况、记录撰写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树立材料生产过程中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5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能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安全、健康、法律以及文化等方面问题,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在工程实践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实习纪律与出勤)

 

深入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实习纪律

 

答辩

 

课程目标6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在实践中理解生产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并能正确评价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企业专家介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文化,具备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答辩

 

特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理解工程实践中应有的工作和社会责任,聆听讲座。

在实习报告内容中体现相关问题,就相关问题开展座谈交流。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答辩

 

课程目标7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能够与企业基层和中层等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理解无机非金属工程问题实际解决方案的原则、过程和折中方案;

具备与基层、中层工作人员沟通的能力。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或看法,做好实习记录。

实习报告

对产品和工艺的熟悉程度。

实习表现(实习记录)

熟练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案或看法。

实习报告

对产品和工艺的熟悉程度。

答辩

课程目标8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完成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的撰写和答辩,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实习记录

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具有撰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实习答辩

陈述问题的准确性,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逻辑清晰性。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1.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周期定为每2年评价一次。设置达成度目标值,采用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所需要的毕业要求及权重参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及权重》,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2 持续改进机制

  1. 建立持续改进制度
  1. 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2. 由课程持续改进组组长负责组织执行并监督持续改进过程。
  3. 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1. 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组员:韩玉芳、孙国文、田秀淑、张志伟、高礼雄、吕成敬、梅世刚
  2. 组长:任书霞              
  3. 本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通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评价,而且重视结合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基地、学生的反馈意见。实习指导教师及时记录生产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生产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主动征求实习基地对实习大纲的意见,并作合理调整。

此外,每年对校外实习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研,结合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等企业的最新发展,调整下一年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实习方案。

 

制表: 孙国文    审核:  任书霞   批准:          发布日期: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