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80150S

课程名称

中文名:专业技能训练

英文名:

课程类别

集中实践环节

修读类别

必修

学   分

3.0

学   时

3周

开课学期

夏季III学期

开课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系

适用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方向

先修课程

陶瓷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

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专业技能训练

主讲教师/职称

于刚/副教授、吴红亚/副教授、杨治刚/讲师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实习表现(40%)+实习日记(10%)+实习报告(30%)+答辩(2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陶瓷材料学实验指导书》,自编,2015年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B实验指导书》,自编,2017年

(3)《专业技能训练指导书》,自编,2017年

课程性质和目标

专业技能训练是学生实践的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本专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开设与工程相关的实验,使学生国家标准的内容、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法以及结果评定,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基本技能和试验技能训练和培养,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能力,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课程目标1. 具备依据研究题目要求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搜集、文献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课程目标2. 具备根据研究目的制定方案、方案论证和分析比较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 具备根据研究题目要求,进行配方设计、成型、烧结和性能评测完成试样制作的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4. 具备熟练实验设备并对试样各项指标进行准确测试的能力;

课程目标5. 具备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6. 具备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课程目标7. 具备撰写实习报告的能力;具备准确阐述观点、清晰思考和明确回答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4-1

能运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依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2

2

毕业要求4-2

实验设备的基本原理,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与设备,安全地实施实验方案,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

3、4

3

毕业要求4-3

能正确解读测试信息,分析和解释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1、4、5

4

毕业要求5-2

能针对复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问题,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先进的制备和加工手段进行结构分析、性能优化和新产品开发。

5

5

毕业要求9-1

能够正确理解团队的重要性,能够在团队中获取信息、共享信息,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6

6

毕业要求9-2

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具有良好执行力、组织协调和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的能力。

6

7

毕业要求10-1

能通过口头、书面、报告、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就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7

2、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实习

教学

第一部分 实习动员与布置任务(选题)

6

9-1

第二部分 文献调研

1

4-3

第三部分 方案制定与审批

2

4-1

第四部分 方案实施

2、3、4、5

4-2、4-3、5-2、9-2

第五部分 撰写报告

7

4-3、10-1

第六部分 实习答辩

7

10-1

三、教学基本内容

序号

教学环节

教学要求

学时(天)

具体教学内容

1

实习动员与布置任务(选题)

认识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熟悉课题任务,确定研究题目,并理解题目的背景和意义。

0.5天

实验室安全教育、实习目的、任务和意义介绍

2

文献检索

完成文献查阅、分析和综合应用。

1天

文献数据库介绍、针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翻译和总结进行指导

3

方案制定与审批

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实验方案;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和分析;对论证和分析的实验方案修改确定

0.5天

实习方案设计思路、方法和论证指导

4

方案实施

设备操作方法;完成2种(1种传统陶瓷和1种先进陶瓷)材料的配料设计、成型、烧结、性能测试等环节;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修正;学会综合分析数据并处理数据。

10天

关键设备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的介绍、数据处理软件的介绍

5

撰写报告

完成实验数据整理、计算和分析,明确实验结论,规范写作格式。

2天

报告格式要求、书写思路的介绍

6

答辩与总结

表达清晰、思路明确、回答问题准确;根据答辩过程补充实验和报告修正。

1天

对同学们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解释、答辩PPT制作指导

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1.教学方法

在专业技能训练环节的教学指导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讲授与视频结合法”、 “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具体根据不同环节和目标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1)撰写实习日记:将每天的训练收获记录下来,特别是围绕团队合作、设备操作和成果三方面进行总结,有利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2)建立小组讨论机制:3~4人为1小组,每天进行15~30分钟的集中讨论,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

(3)阶段性总结:在训练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结束后,进行阶段性总结。指导教师回答学生问题,并并为下一阶段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性意见。

3.课外阅读要求

推荐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校园网资源(校园网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期刊、专业文献)等多种手段获取外文期刊、资料,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最新的专业英语文献,能跟踪最新的发展动态。

4.多环节训练

(1) 实习表现(出勤情况、实习态度和实习记录)

(2) 实习日记

(3) 实习报告

(4) 实习答辩

五、课程综合记分方法

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由实习表现、日记、报告和答辩四个环节构成,最终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评出实习成绩。内容须覆盖全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各考核环节及所占比重见下表:

考核环节

比重(%

实习表现

40

实习日记

10

实习报告

30

答辩

20

总计

100

(注:无故旷勤1/3者,课程成绩为不及格。)

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

  1. 实习表现

实习表现(40%):包括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实验操作、沟通交流、完成任务和团队协作等5个方面。总评后折算成100分。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表现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实验数据统计

实验记录详实,数据可靠;熟练使用软件处理数据

实验记录较为详实,数据较为可靠;较熟练使用软件处理数据

实验记录稍显凌乱,但基本数据齐全;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记录很少或没有,缺失基本数据,不能独立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操作技能

设备使用熟练,熟悉工作原理,能够运用合适的制备方法获取产品。

设备使用较为熟练,较熟悉工作原理,能较好地运用合适的制备方法获取产品。

设备操作不够熟练,但基本会用;产品制备方法选择较为合理,存在一定问题但能够克服。

无法正确操作设备,不能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

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能力突出,能够通过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沟通交流能力较好,能较好地通过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不善于沟通,但能够就关键问题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差,不能把握关键问题。

完成任务

任务完全按时完成,取得的效果好。

任务完全较为按时,取得的效果较好。

部分环节存在一定问题,但整体任务已按时完成。

多数环节未能按时完成或存在较多问题。

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能力突出,小组配合完成任务的效率高;能够按时参加每天的讨论会。

团队协作能力较好,小组配合完成任务的效率较高;不能按时参加每天的讨论会但少于1次。

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但配合完成任务的效率不高;不能按时参加小组讨论会但少于2次。

团队协作能力差,无法协作完成任务,因此造成任务拖后的现象;不能按时参加小组讨论会2次以上

 

  1. 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的要点主要两方面:(1)对当天实验工作进行陈述,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2)对团队沟通交流情况进行阐述。总评后折算成100分。主要对日记的书写工整性和规范性进行观测。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日记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书写工整性和规范性

非常详细的记录实习过程,全面总结问题。非常工整,能按照要求书写。

较为详细的记录实习过程,基本全面总结问题。较为工整,基本能按照要求书写。

过程记录相对不足,问题总结不全面。稍显凌乱,但要点基本都有。

实习过程记录严重缺失,问题总结严重缺失。书写凌乱。

  1.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选题背景与介绍;(2)方案设计; (3)实验流程;(4)结果与讨论;(5)实习收获和体会等(实习收获相对多写一点,体会少写一点,不少于800字)。另外,需要附参考文献(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以及实验方案和计划。总评后折算成100分。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文献梳理和总结

文献梳理非常细致,要点总结到位

文献梳理基本准确,要点总结到位

文献查阅数量少,不足以支撑选题要求

文献查阅数量少,不足以支撑选题要求

实验方案与计划

有合理的实验方案和计划

实验方案和计划基本合理,个别地方做了调整,但基本符合训练要求

实验方案和计划欠合理,多处地方做了修正,迟滞实验过程。

实验方案和计划不合理,不符合选题要求,造成实验无法正常开展。

实习报告内容规范性

非常工整,能按照规范进行书写

较为工整,能较好地按照要求进行书写,个别要点表述不太准确

稍显凌乱,但要点基本都有

书写凌乱,缺失要点。

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有理有据,图片详尽,结果可靠。

数据分析较为合理,图片较全,结果较为可靠,个别地方分析不够到位

数据分析基本合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整体思路正确。

数据分析不合理或缺少必要讨论。

总结归纳能力

能够将实习过程的收获完全归纳于文字形式,内容不虚夸,体会深刻。

能较好地将实习过程的收获完全归纳于文字形式,整体性较好。

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部分未能完全体现实际情况,但整体较好。

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部分无法体现实际情况,字数不符合要求。

  1. 实习答辩

答辩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汇报(10分钟):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本人所完成的工作,重点工作及完成的情况;试验结果及结论。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要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2)回答问题(10分钟):答辩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逻辑清晰性来评分。

实习答辩评分标准

观测点

85~100(优)

75~84(良))

60~74(中)

<60分(不及格)

汇报内容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实验方法科学;结论可靠。

思路较清晰;语言表达比较准确,实验方法相对正确;结论比较可靠。

思路基本清晰;语言表达基本准确,概念基本清楚;分析归纳基本合理;结论基本可靠。

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概念不清楚;分析归纳不合理;结论不可靠。

报告过程

准备充分,汇报PPT美观,汇报顺畅。

准备较充分,汇报PP相对美观,汇报较顺畅。

准备基本充分,汇报PPT不够美观,汇报略显仓促。

准备不充分,汇报PPT凌乱,汇报时间不符合要求。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

回答问题较合理,基本概念较清楚。主要问题回答比较准确。

回答问题思路不够清晰,基本概念有些不太清楚,但主要问题回答基本准确。

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清楚理解老师的问题,回答要点严重偏离。

六、评估方法

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基于课程目标(即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2)收集学习活动中各种学习成果的评估资料;3)分析和评估实际的学习成果,做出正确的判断。4)写出反思和持续改进报告(包括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

课程目标1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依据研究题目要求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搜集、文献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根据所选任务查阅文献,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交一份纸质文献梳理报告。

文献调研

独立查阅、梳理、翻译和总结文献

课程目标2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方案、方案论证和分析比较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文献调研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制定并提交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详细论证。

制定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课程目标3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根据研究题目要求,进行配方设计、成型、烧结和性能评测完成试样制作的实践能力。

根据选题任务和实验方案,完成2种陶瓷配方设计、成型、烧结和性能评测。

学习相关实验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对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

课程目标4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熟悉实验仪器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对试样各项指标进行准确测试的能力。

熟练操作设备,测试指标的概念和意义。

观看设备操作视频;熟悉设备构造和基本原理;

设备操作

课程目标5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学习数据统计软件

数据统计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学习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

课程目标6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培养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良好的小组工作机制

小组分工,定期讨论会

沟通交流、协作

课程目标7的评估设计

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过程和观测

预期学习成果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实施准则

预设的学习任务

观测点

撰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形成一份完整、规范、详实可靠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工整性和规范性,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准确阐述观点、清晰思考和明确回答问题的能力。

完成答辩环节

答辩

语言表达,思路严谨性,

观点的准确性。

七、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1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周期定为每2年评价一次。课程评价周期定为每2年评价一次,评价小组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负责人组成。评价小组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目标值设置课程达成目标值,采用课程总评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依据课程评价的结果,寻找问题,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

2.持续改进机制

(1)建立持续改进制度

1)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2)由课程持续改进组组长负责组织执行并监督持续改进过程。

3)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2)成立本课程持续改进组

组长:于刚              

组员:吴红亚、杨治刚

(3)本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各个考核环节的达成评价结果,寻找和分析学生的能力短板,进行课程持续改进,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考核方法的改进等。

 

制表: 于刚 审核: 付华 批准:          发布日期:2018